中南部也失守!小宅占比嚇人 專家嘆:只能勉強擠一擠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Vicky
根據房仲業者彙整七都近五年住宅交易發現,1房、2房產品的交易占比提升,3房產品占比則呈下降趨勢,4房以上產品更是全面縮減,又以中南部更為明顯,顯示高房價環境,購屋族只能愈買愈小才能減輕負擔。
 
七都近五年住宅交易,1房、2房產品占比提升。示意圖/Freepik
 
根據調查顯示,七都中以新竹縣市、台中市以及台南市的1至2房的小房數交易占比成長最為顯著,近五年總體上升逾6個百分點,而比起原本就寸土寸金的北部,中南部縣市「小宅熱」趨勢也更為明顯。另外,七都近五年4房以上產品交易占比全面呈現下降趨勢,並以新竹縣市降幅最劇,總計減少了8.6個百分點。不過,台南的4房以上比例39.4%,是七都中唯一占比接近四成的都會區。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小房數產品交易占比上升主要的原因除了近年房價高漲外,加上少子化、單身與小家庭比例上升,購屋族群結構明顯轉變,一人一戶或小家庭成為主流,帶動小坪數產品需求攀升,加上小宅具備總價門檻較低的優勢,在高房價時代更能符合市場剛性需求,且在政府政策支持下,讓首購、自住族群成為目前市場主力,也進一步推升2房以下小宅產品交易升溫。
 
房產專家何世昌觀察2025年上半年數據表示,北部縣市因房價負擔沉重,「買小不買大」成為民眾紓緩購屋負擔的自救方案;除新竹縣外,北部縣市如北市、新北、竹市、桃市,以及基隆市的小宅交易量比例全都超過7成。中南部因房價負擔比北部低,小宅交易占比不像北部那麼驚人;其中,比例是高的是嘉義市,小宅占比高達71.3%,是中南部唯一占比超過7成的縣市。
 
何世昌進一步指出,小宅風潮襲捲房市,連東部三縣市也不例外,占比全逾5成以上。全台小宅交易量比例低於5成的縣市,只剩雲林、彰化、澎湖與金門。小宅具有低總價、相對低自備款、低負擔的優勢,再加上小家庭化、社會結構改變,以及每戶平均人口持續減少,房價高昂而薪資所得成長牛步,民眾只能買間小房子勉強擠一擠,先求有再求好,不啻為最合理的購屋選項。
 
何世昌說,即便小套房貸款成數較低,且部分銀行不願承作小套房貸款,15坪以下的住宅交易比例仍持續走高;今年上半年,15坪以下的住宅交易量占比也已突破15%以上。
 
猜你也想看:
 準備起飛?輝達、Google帶動周邊房市爆發 專家點名「新北這幾區」也沾光
 賣繼承屋符合「1情形」可減稅 實際算給你看更清楚
 交屋海嘯破10萬宅! 專家示警:房市恐陷流動性壓力

常見問題

Q1: 15坪以下住宅交易量有何特點?
A: 15坪以下住宅交易量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比例突破15%。
Q2: 中南部小住宅交易趨勢為何?
A: 中南部小住宅交易比例下降,顯示高房價環境下購屋族轉向更小坪數。
Q3: 小家庭結構如何影響小住宅需求?
A: 少子化與單身家庭增加,帶動小住宅需求及小坪數產品交易成長。
Q4: 近五年小住宅交易比例有何變化?
A: 近五年七都小住宅交易比例明顯上升,尤其是1、2房產品成長最多。
Q5: 高房價時代購屋族的購屋策略是什麼?
A: 購屋族傾向購買小坪數住宅以減輕負擔,先求有再求好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