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跌代表賺到了?3警訊千萬別碰:沒人願意接手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Vicky
受到銀行房貸緊縮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房市熱度明顯降溫,不僅交易量明顯下滑,房價也全面修正。根據政大永慶最新公布的2025Q3房價指數,全台房價指數皆全面修正,且跌幅有擴大的趨勢。不過,有房產專家認為,房價下跌,並不代表你真的賺到了,有時候反而是一種市場警訊。
 
專家示警,房價下修背後,有時暗藏著3種警訊。圖/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照
 
財富方舟(RICHARK)創辦人吳建賢日前在臉書粉專「Cosmo房產教練 」中分享,房價下修背後,有時暗藏著3種警訊,第一是,開發過度,代表空屋多、供給爆棚,若該區新案暴增、廣告滿天飛、建案彼此壓價,就代表「需求」可能早就被榨乾,短期內價跌也不奇怪,但也不容易再漲回去。
 
第二,區域風向轉變,有可能是利多出盡或重大工程延宕,譬如曾經因「捷運共構、產業園區、科技城」議題被炒作的地段,當建設延遲、廠商撤出、通勤族外移,房價就會失去支撐。因此當沒人租、沒人買情形下,再低的價都會卡住。吳建賢說,還有一種就是社區體質老化,因長期管理鬆散、住戶結構變化,讓有些老社區「看似便宜」,但實際上管理費拖欠、公共空間失修,這類房子不只轉手難,還會被銀行打折估價。
 
吳建賢提醒,房價下跌不是壞事,但關鍵是要知道為什麼跌,有的價格下修是風險釋放,有的價格下修,卻是價值重生的起點;而往往便宜是因為市場已經「不願意接手」。真正該撿的便宜,是「被忽略的價值」,譬如地點剛好卡在新興區與老區交界、小宅產品、交通方便、租屋需求強或者社區體質好、但外觀舊,這些才是「低價高潛」物件。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表示,現階段已進入「量縮價修正」的盤整階段,買房想議價,公寓機會更大,尤其是蛋殼區、蛋白區跌幅最為明顯,生活機能較差的地段,房價跌超過1成都非常有機會;張欣民說,從今年底到明年的329檔期,房市狀況仍不明朗,最重要的關鍵點仍要「看央行臉色」,房市是否復甦取決於日後央行後續有無新的房市管制政策。
 
猜你也想看:
 今非昔比!女性房貸族占比逼近半數 購屋4條件曝光
 房貸族又卡關?週轉金貸款近兆元創新高 遭央行緊盯
 公寓也沒比較便宜!天龍國4區老屋最搶 原因不藏了…
 預售屋鐵板一塊!專家揭「2個跌價關鍵」 點破投資報酬效益

常見問題

Q1: 房價下跌是否代表真的賺到了?
A: 房價下跌不代表真的賺到,有時是市場發出的警訊,需謹慎看待。
Q2: 房價下修背後可能隱藏哪些警告?
A: 可能有開發過度、需求減少及區域風向轉變等三種警告。
Q3: 交易量下降對房市有何影響?
A: 交易量明顯下滑會導致房價修正且市場支撐減弱。
Q4: 哪些區域風向轉變會影響房價?
A: 捷運共構、產業園區延宕及社區老化等因素會使房價失去支撐。
Q5: 為何有些房價下修反而難以回升?
A: 因為市場不願意接手,且低價物件多為價值被忽略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