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也沒比較便宜!天龍國4區老屋最搶 原因不藏了…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Vicky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成交統計,發現近一年台北市12行政區大樓與公寓的交易價量,差距最為明顯的是信義區,兩者價差逼近五成,最小則是中山區,僅差距2成多。且仍有4個行政區公寓的交易量勝於大樓,顯示公寓在天龍國中依然占房市主流。
 
根據統計,北市信義區、士林區、文山區與北投區,公寓交易量勝於住宅大樓。圖/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照
 
儘管公寓屋齡較高但仍很多人願意買單,尤其老屋占比居全台最高的台北市,因公寓多位在交通、學區、商圈機能發達的地段,因此房價有所支撐,但也因此更貼近大樓房價。據統計,台北市12行政區中,信義區、士林區、文山區與北投區4個行政區,公寓的交易量勝於住宅大樓。

另外,比較大樓與公寓兩者產品價差,以信義區價差最為明顯。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信義區新興住宅大樓多集中在信義計畫區、松仁路等商圈,近一年住宅大樓房價平均每坪約105.2萬元。信義區公寓多位於吳興街、永吉路、光復南路等商圈,生活機能成熟,相較於動輒百萬元的住宅大樓,公寓房價平均每坪70.9萬元,與住宅大樓相差33.3萬元,價差幅度高達48.4%,公寓房價相對住宅大樓親民許多、得房率高,也成為多數購屋民眾入住信義區的務實選項。
 
至於中山區則是北市住宅大樓與公寓價差最小的行政區,僅26.4%,陳金萍說,中山區由於地段精華、交通便捷,商業活動興盛也吸引人潮聚集,近一年住宅大樓房價每坪89.9萬元,公寓房價每坪71.1萬元,儘管公寓屋齡通常較高,但公寓多位在交通、學區、商圈機能發達的地段,因此房價有所支撐而更貼近住宅大樓房價。
 
房仲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曾表示,過去民眾認為北市房價只漲不跌,因此寧願買蛋黃區、比較舊的房子,但現在買房的多是年輕人,確實較傾向買新房,因此寧願買遠、買小,也不願買老屋,除非老公寓之後有明顯都更機會,否則隨著時間拉長,房子愈來愈老,一定愈來愈不值錢。此外,如果哪天銀行開始針對老舊公寓大幅縮減貸款,或是發生較大地震,都會讓公寓加速走跌。
 
房產專家何世昌說,目前台北市整體交易量有超過一半是屋齡30年以上的老房子,而2025年上半年的狀況仍一樣,原因是儘管去年9月央行重手打炒房,外界預期房價會大幅下滑,但至今房價仍居高不下。不過,何世昌提醒,若是以長期自住為考量,需留意後續裝潢、整建費用;近年營建業缺工嚴重工資上漲,尤其裝潢缺工問題嚴峻,不僅拉長工期,裝潢費用也昂貴,若裝潢費超過房屋總價20%,買老屋不見得划算。
 
猜你也想看:
 預售屋鐵板一塊!專家揭「2個跌價關鍵」 點破投資報酬效益
 限貸緊箍咒拆了?法拍量驟降創新低 專家:甜甜價還是能找到買方
 房貸違約率0.08%這麼低…房價怎可能崩? 專家:別被錯誤解讀騙了

常見問題

Q1: 台北市公寓與大樓交易量有何差異?
A: 台北市12行政區中,公寓交易量普遍高於大樓,尤其信義區差距近五成。
Q2: 為何公寓在信義區房市占有主流地位?
A: 信義區公寓多位於交通、學區及商圈成熟地段,房價相對支撐且吸引購屋者。
Q3: 中山區公寓與大樓房價差異為何?
A: 中山區公寓平均每坪約71.1萬元,大樓約89.9萬元,價差約26.4%。
Q4: 為何年輕人較傾向購買新房而非老屋?
A: 年輕人偏好新房因裝潢及整建費用高,且老屋常因缺工及維護成本增加。
Q5: 未來老屋房價可能面臨哪些挑戰?
A: 若銀行減少老屋貸款或發生地震,老屋房價將加速下跌,影響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