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凶多吉少?他點名區域:觀察「3徵兆」準備逃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Vicky
全台壟罩在少子化與人口負成長的環境壓力中,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台灣人口數為2331萬7031人,已連續21個月負成長,且「生不如死」的狀態也持續惡化中。眾所周知,人口紅利一向是支撐房市的一大要件,但伴隨著人口流失嚴重,空屋率逐年攀升正是現今要面臨的棘手課題。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台灣人口數為2331萬7031人,已連續21個月負成長。圖/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照

根據全向科技房產中總監陳傑鳴觀察,從內政部最新統計發現,截至去年底,全國空屋率超過20%的鄉鎮市區,已從去年上半年的20個暴增至31個。其中,宜蘭礁溪空屋率高達29.89%、新北市萬里區29.83%、三芝區亦有26.12%。換言之,這些地區平均每3~5間房屋,就有一間處於空屋閒置狀態,房屋持有者的壓力逐步浮現,市場供給過剩、需求有限的結構性問題越來越明顯。

陳傑鳴表示,負資產風險最早出現的區域,往往具備三項特徵,第一是人口持續外移、老年人口比率高,例如北海岸、花東部分鄉鎮,人口成長率長期為負,風險最高。再者,產業與交通條件弱,通勤時間長、缺乏就業機會,也會導致自住需求難以支撐,還有房市前期炒作或短線投資比例高,一旦買氣退潮,價格修正幅度就會更劇烈。

陳傑鳴建議,這些區域的房產持有者應重新評估持有目的與機會成本。如果房子非自住、租金報酬偏低,未來區域發展動能有限,應考慮盡早脫手。其次是關注區域再開發與公共建設進度,若地方政府有明確的都市更新、觀光或產業建設計畫,長期房市發展仍有機會反轉向上。最後就是要做好現金流與風險控管。對於仍有貸款的持有者,應避免高槓桿操作,並預留至少半年以上的房貸償付備用金,以防市場變化導致拋售壓力。

台灣少子化嚴重,連帶國安問題也備受重視,中華不動產仲裁協會仲裁人莊孟翰曾表示,「人口紅利」對長期房市趨勢而言,確實有消弭房價飆漲的作用,人口紅利消失將反映在房屋需求,進而影響房市變化;不僅少子化,連高齡化與M型化問題也都會影響到未來的房市景氣。
 
猜你也想看:
 年薪百萬年輕人非淡水不買?專家揭數據:不再是「房價下跌區」
 未成年子女買賣舊制房屋 重購退稅規定看這
 全台淪陷!高房價逼買小宅「中南部也撐不住」 格局6細節別踩雷

常見問題

Q1: 台灣人口數為何連續21個月負成長?
A: 因少子化與人口外移,台灣人口數自去年底起連續21個月負成長。
Q2: 人口負成長如何影響台灣房市供需?
A: 人口流失導致空屋率升高,房市供給過剩,需求有限,造成結構性問題。
Q3: 哪些區域的空屋率特別高?
A: 宜蘭縣蘇澳、新北市萬里區及三芝區的空屋率均超過26%。
Q4: 人口紅利消失對房價有何影響?
A: 人口紅利消失會減少房屋需求,進而影響房價下跌趨勢。
Q5: 持有房產者應如何因應未來市場變化?
A: 建議持有者避免高槓桿操作,預留至少半年房貸償付準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