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放貸額再縮!「越老越難」頭期款要多少?專家這樣說…
老屋因為總價較低易入手受到購屋族的青睞,不過,你知道嗎?房子越老,不僅鑑估值低,銀行核貸成數相對也會較低,因此就要準備更多的自備款。根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屋齡30年以上的老公寓,平均鑑估房價為1095萬元,而銀行核貸成數只有74.9%,需要準備的自備款成數達25.1%,比起去年同期增加約3.3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持續受限貸令影響,推升銀行風險控管,放貸條件緊縮,使得核貸成數明顯縮水,因此,老屋的現金門檻變得越來越高。據聯徵中心統計,購買30年以上的老公寓,自備款金額從平均232萬元拉高至275萬元,等於晚一年買就得多準備43萬元,換算下來平均每月要額外多存3.5萬元。其中,台北市購屋族最辛酸,老公寓平均自備款拉高至454萬元,比去年同期多了約70萬元,幾乎是其他縣市2倍以上。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老公寓因總價親民,一直被視為首購族與小資族的「入門選項」。但銀行對老屋普遍態度保守,核貸成數僅落在7成左右,近年隨著老屋房價同步走高,購屋族的資金壓力也不減反增,如果想要卡位精華區,難免得屈就於高屋齡,但自備款水位隨之墊高,未來首購族若想進場,恐怕需要家庭支援,才更有能力負擔高漲的購屋成本。
面對銀行放貸額度和成數雙雙限縮,不動產智庫創辦人何世昌建議在挑選物件時自行下修購屋坪數和總價,買小、買老、買遠,選擇相對低總價、低單價的房屋,籌措頭期款的機會較高。或者選擇購買預售屋,因供給普遍拉長至4至5年,不會急著在一、兩年內辦理房貸。另外,何世昌說,房貸成數下降,除了利率增加,民眾還需準備更多頭期款,至少增加0.5成;因此現在最安全、穩健的做法是將頭期款提高至2.5成至3成左右,以避免簽約時構成違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