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屋雙老」有解?他列老屋缺點「機能比新的好」 專家揭投報率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Vicky
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截至今年第1季,全國平均買賣屋齡高達30.89年,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屋齡40年以上中古住宅的交易筆數達7,201筆,占全國住宅買賣總筆數的23,164筆的31.1%,同樣刷新紀錄。
 
屋齡40年以上住宅占全國住宅買賣總筆數31.1%,再刷新紀錄。圖/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照
 
據統計,六都當中有四都平均屋齡都超過30年,依屋齡由大到小排序,依序為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新北市,平均屋齡依序為38.18年、34.11年、33.31年、31.73年。台中市第1季平均屋齡29.65年,也距離30年不遠;桃園市因為新興都會區,平均屋齡27.6年。另外,新竹縣平均屋齡27.57年,新竹市平均28.56年,也都低於30年。
 
事實上,屋齡影響房屋結構安全、耐用性與未來維修成本,且老屋確實更可能面臨漏水、管線老化等疑慮,因此成為許多人買房時猶豫的主因。不過,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老屋近年來熱銷,主因是老屋的價格相比於新建屋和預售屋親民,且老屋的屋主多數在議價上更具彈性,使得老屋對於預算有限的購屋者而言,更具吸引力。
 
而除了價格外,地段價值也是老屋的一大亮點。多數都市區的老屋都位於市中心或周邊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的地段。反觀新建案,許多新推案的位置通常在尚在發展中的「蛋白區」或「蛋殼區」,這些區域周邊的配套設施尚未完善,對於以自住為主的買方來說,這些區域無疑較難滿足他們的需求。
 
且隨著政府積極推動危老建物的重建政策,許多老屋經過改建後會大幅提升價值,因此吸引了不少投資型買家的目光。不少人預期在未來透過都更或危老改建,都能讓這些房子有身價翻漲的可能。
 
而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頻繁,老舊建築遍地可見,居住安全不容忽視。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提醒,屋況較差的房子整修裝潢費用極高,所耗時間和金錢等成本也未必划算,還有可能因為政策或人造等因素,改建規劃一延再延,因此整體投資報酬效益並不高。
 
另外,國發會也預測,台灣今年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長者將占總人口20%,即每5人就有1位是老年人,不僅是人口結構的重大變化,也直接影響到住房需求和住宅安全。而老屋愈來愈多,「人屋雙老」議題就會更受到關注,
內政部也持續加強推動都更、危老重建,讓老屋得以加速更新改建。
 
猜你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