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恐再度上演?金管會緊盯:時空環境已不同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顯示,2025年第二季平均房貸金額為1018萬元,新增房貸件數近4萬件,相較10年前同期平均每筆貸款金額就多出300萬元,加上新青安後申請房貸數量爆量,導致銀行資金加速流出。近期行政院又拍板銀行放款限制排除新青安,而公股五大銀行也初步估算,年底前可望增加約一成的房貸承作量,勢必再帶動一波買屋熱潮。

行政院拍板銀行放款限制排除新青安,公股銀行初步估算,年底前可增加約一成的房貸承作量,公股行庫主管指出,去年買房排隊搶貸的記憶猶新,若全面鬆綁恐再度推高房市,因此這次僅將新青安排除,算是「有限度鬆綁」;央行「總量管制」雖未鬆手,但對於承作新青安、首購或都更危老等政策性貸款,給予彈性解釋空間。
至於外界擔心,新青安放款天條鬆綁後,是否會引發炒房風波,金管會銀行局長童政彰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一定會有過濾機制,不動產放款天條比例不能超過30%,而通常銀行內部管控會更嚴格,像是可能設在28.5%左右,整體來看,國銀在銀行法72條之2比率為26.04%,8大公股比率為27.61%,其中,合庫較高為28.3%。這次希望透過新青安排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雖然無法預估未來多少人會申辦,以過去1年來看,公股新青安過去1年每月額度落在300億元到500億元,可滿足相關需求。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也表示,從去年高點到今年上半年,新青安件數與金額已回到自住本質,加上財政部優化措施,這些問題跟去年時空環境考量已有不同,鬆綁是為滿足首購族需求,應不會讓炒房捲土重來。金管會也宣布,公股行庫已做好風險管控,銀行辦理新青安貸款案件9月1日後撥款者不計入銀行法第72條之2限額,以確保無自用住宅民眾的購屋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