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款公寓翻倍漲!他點名地段曝「最佳進場時機」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Vicky
老屋近年來熱銷,主要原因是老屋的價格相比之下,比新成屋和預售屋更親民,且老屋的議價空間較大,因此深得預算有限的購族輕賴。不過,屋齡越老,無論價格多便宜,都存在明顯的結構安全與維修風險。因此老屋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專家直言,老屋價值會翻倍的關鍵不在於屋況,而是地理位置。
 
老屋近年來熱銷,主要原因是老屋的價格相比之下,比新成屋和預售屋更親民。示意圖/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照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截至今年第1季,全國平均買賣屋齡高達30.89年,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屋齡40年以上中古住宅的交易筆數達7,201筆,占全國住宅買賣總筆數的23,164筆的31.1%,同樣刷新紀錄。而進一步觀察六都表現,有四都平均屋齡都超過30年,依屋齡由大到小排序,依序為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新北市、台中市、桃園市,平均屋齡依序為38.18年、34.11年、33.31年、31.73年、29.65年和27.6年。
 
財富方舟(RICHARK)創辦人吳建賢日前在臉書粉專「Cosmo房產教練 」中分享,老屋翻倍的關鍵不在屋況,而在位置,且只有「被城市政策照顧到的地段」才有翻倍潛力。吳建賢進一步指出,3種最有潛力的老屋分別是「都更審議帶狀區」、「區域剛轉換中的老社區」及「有社區共識的老公寓」。
 
吳建賢說,不是等都更通過才有機會,而是「在都更旁邊」的物件最先受惠。鄰近重建區域的房價,通常會先被帶動,例如:中山、士林、板橋府中、永和頂溪。而當生活機能成熟、房價仍未反映時,就是進場時機。例如捷運延伸線、商場重劃前的灰區地帶,看起來舊,但人潮、學區、交通都在變。例如:新店十四張、三重二重埔、南港車站周邊。至於老屋會不會都更,關鍵不是屋齡,而是「人」,住戶有共識、有主委在推動,那一整棟未來都有機會被重估。
 
而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頻繁,老舊建築遍地可見,居住安全不容忽視。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提醒,屋況較差的房子整修裝潢費用極高,所耗時間和金錢等成本也未必划算,還有可能因為政策或人造等因素,改建規劃一延再延,因此整體投資報酬效益並不高。
 
猜你也想看:
 北市Q2住宅價格指數揭曉! 12區預售單價「全數突破百萬門檻」
 台南房價微跌「這區」交易量竟增長近6成 地政局說原因
 地價稅繳款霧煞煞?5步驟一次看懂
 農地移轉給他人竟要課徵土增稅?「這關鍵」一定要知道

常見問題

Q1: 老公寓價格翻倍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A: 老公寓價格翻倍關鍵在於地理位置及被城市政策照顧的地段。
Q2: 為何老公寓比新成屋更受購屋族青睞?
A: 老公寓價格較親民且議價空間大,較符合預算有限購屋族需求。
Q3: 哪些老公寓類型具備較高的增值潛力?
A: 都更審議帶狀區、區域剛轉換中的老社區及有共識的老公寓較具潛力。
Q4: 老公寓維修及安全問題為何影響購買意願?
A: 老公寓結構安全及維修成本高,整修時間與費用不易預估,影響購買決策。
Q5: 老公寓翻倍熱潮主要集中在哪些城市?
A: 台北、台南、高雄、新北、台中及桃園等六都老公寓交易活躍且屋齡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