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潰散…7縣市Q2預售成交量衰退逾8成 建商認未來房價兩樣情
過去2年在資金寬鬆與通膨預期推動下,預售市場一度迎來爆量榮景。不動產估價平台「好時價」觀察2023至2024年間,全台預售屋單月成交量最高曾達16,312戶,2年累計交易量突破23萬件。

然而,自2024年下半年起,隨著央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屋貸款接近銀行水位上限,買氣逐漸轉弱,資金緊縮壓力影響市場交易量能,全台多個縣市均出現回檔信號。
根據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顯示,2024年第2季全台預售屋交易量達42,964件,但2025年第2季僅剩9,703件,年減幅度高達77.42%,全台各縣市均呈現大幅萎縮。跌幅最深者依序為新竹縣、苗栗縣、基隆市、新竹市、台南市、高雄市及台中市,萎縮幅度皆超過8成。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及新北市的萎縮幅度相對較小,分別為55.9%與59.9%。新推個案市場交易量急速降溫,顯示買氣冷凍。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在18個月內動工條款下,預期今年推案量仍可突破2兆元,甚至可能會達2.4兆元,但明年已有建商決定減量經營、減量推案,因此預期明年推案量可能會跌破2兆元,估約1.8兆元。
至於房價部分,賴正鎰則認為,未來2到3年是房價調整期,北市蛋黃區房子不會下跌,甚至因為營造成本波動,預估會有2%以上的漲幅,預期蛋黃區房價仍呈現穩健緩漲格局;蛋白區因供給量相對較大,有機會下修10~15%,尤其在打炒房、資金緊縮的壓力下,中小型建商較有機會降價,但大型建商則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