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坪改革」拚明年上路!公設比降5% 專家憂建商會有2動作
內政部25日才剛公布將推動「虛坪改革」,就掀起外界不少聲音。這次內政部修法重點從停車位和電梯等公設著手,沒買車位者可以不用再分攤車道坪數,預估公設比能降低5%。為此,專家認為,降低虛坪確實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大福音,不過也擔心,建商是否會因此調漲車位價格。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臉書《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表示,內政部推動「虛坪改革」優點是可降低虛坪,民眾買房坪數更實際,但缺點是建商可能會因此調漲車位價格。而不買車位者少了車道負擔,公設比能否降到5%?何世昌認為要視個案和區域而定。他說,台北市多數預售屋建案車位坪數達到10~15坪,代表多數車道都計入車位中,即便未來車位改為專有、車道不計入共有部分,公設比降低的空間相對較小。
何世昌進一步指出,公設比改革的優點是降低虛坪,民眾買到的房子坪數更實際,但缺點則是車位登記改為專有、並有獨立權狀,建商理應會調漲車位售價,在車位足夠的情況下,甚至會要求戶戶買停車位。
另外,何世昌也指出修法爭議之處,例如「車道可供整個社區住戶通行」,意思是沒買車位的住戶,也可以使用車道。雖然內政部擬定這項規範,主要是為了避免購買車位的住戶不讓未購買車位住戶使用車道,因此賦予未買車位住戶也有使用車道權利。他直言,部分住戶花錢買了車位、車道,卻要無償提供車道所有住戶使用,「有點反人性啊!」
且針對停車位及車道調整為專有部分、核發權狀這部分,何世昌表示,有獨立權狀並不意味著能夠自由買賣車位,因為內政部指出,「法定停車位只能在社區住戶裡轉移,不能賣給社區以外的人」。他笑稱,此規範跟目前法定車位只能隨著房子連帶買賣有點類似,最大差別在有沒有獨立權狀罷了,因此感覺有「一條滿是補丁的褲子」畫面浮現在大腦。
而這次內政部推動的虛坪改革涉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修法,預計10月底將草案送進行政院,後續進度待立法院審查。至於電梯免計容積、管委會空間部分,只要修正「建築技術規則」,無須送立法院審議,內政部預計9月底預告、10月完成公告,明年將有機會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