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社會來臨!獨老趨勢加速…學者:買房不要只考慮價格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統計,有近6成家庭是僅由1至2人所組成,因此未來老老或獨老勢必成未來趨勢。且國發會推測,今年75歲以上人口每年將增加10萬人以上。


進一步統計指出,民國113年長照需求人口約89萬人,包含失能、失智與身心障礙者,較112年約增3萬人,如今台灣長照預算已高達新台幣900億元,但照顧悲劇仍持續發生。面對零家庭照顧者的時代,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台灣家庭結構正在改變。高齡、少子女化越來越嚴重。
數據觀察,113年平均家戶人口僅剩下2.47人,其中1人戶為37.7%、2人戶為21.3%,幾乎近6成家庭是僅由1至2人所組成,老老、獨老已成趨勢,尤其平均餘命較長的女性更可能遇到。
而為了因應這樣的趨勢,近幾年照護、醫療宅議題備受關注。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提醒,退休買房的重點在於,要牢記房地產的本質是居住消費為主,不要只考慮價格,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如果不打算住5至7年以上就不要買,短期買進賣出,對於資金成本和時間利益都不划算。
除此之外,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認為,國內人口老化為不爭事實,且銀髮族群首重醫療需求,醫院周邊生活圈的房市搭配良好機能,勢必帶動房市熱潮。而雖然限貸風波已漸趨緩,但目前銀行仍鎖定有需求且較具還款能力的「剛需購屋客」,醫護、科技、金融、軍公教等背景人士收入豐厚、穩定,勢必是銀行眼中貸款條件較優的購屋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