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報稅季/7張圖曝「綜所稅超詳細攻略」 減稅紅包拿好拿滿
每年5月的重點大事,就是要申報「綜合所得稅(簡稱綜所稅)」,但是,到底要怎麼報?誰要報?如何計算要繳多少稅?儘管每年一遇,民眾經常仍是霧煞煞。
今年各地區國稅局聯合舉辦「在家e報稅 好禮大Fun送」抽獎活動,只要自行使用網路或手機報稅,有機會把最大獎現金20萬元抽回家。圖/Freepik
財政部分享7張「超詳細報稅攻略」,說明繳稅流程、計算公式等重點,其中還包括6大變化及2大叮嚀,為大家劃重點。
觀念1► 綜所稅的課稅方式
財政部說明,綜所稅是採「落後申報制」,每年5/1-5/31申報的是「上一個年度」的全年總所得。
再來,綜所稅是家戶申報制,成員包括本人(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親屬,要注意的是,配偶雙方都有所得時,各類所得可選擇分開計稅(合併報繳),可依所得結構試算最有利的計稅方式,並決定哪一方做為納稅義務人。
觀念2► 列報扶養親屬的條件
財政部表示,列報扶養親屬的條件,包括直系尊親屬(年滿60歲可直接列報)、子女(未滿20歲可直接列報)、同胞兄弟姐妹(未滿20歲可直接列報)、其他親屬或家屬(未滿20歲須同住一家永久共同生活且具家長家屬關係,互負扶養義務且確實有扶養事實)。
財政部提醒,扶養親屬的所得要併入所得總額一起計算,因此親屬的所得要低於免稅額及適用扣除額,報扶養才划算。
報稅步驟1► 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財政部指出,報稅步驟第一步「計算綜合所得稅淨額」,計算公式為「所得淨額=所得總額-免稅額-標準或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
報稅步驟2► 計算應納稅額
接著,第二步「計算應納稅額」,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所得淨額X適用稅率-累進差額」。
報稅步驟3► 計算應繳(退)稅額
最後,第三步「計算應繳(退)稅額」,所謂的「應納稅額」就是全年該繳的稅,但有些所得項薪資會預先扣繳稅款,所以要再扣除已扣繳稅額,才是最後真要補繳的稅(如果是負數表示可退稅,但要繳完才能退)。計算公式為「應繳(退)稅額=應納稅額-扣繳稅額即可抵減稅額」。
2023減稅有感► 6新制上路
☛免稅額:從8.8萬元調高至9.2萬元(本人或配偶、受扶養直系親屬滿70歲為13.8萬元)
☛標準扣除額:單身者從12萬元調高至12.4萬元,與配偶合併申報者從24萬元調高至24.8萬元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及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從20萬元調高至20.7萬元
☛每人基本生活費:從19.2萬元調高至19.6萬元
☛課稅級距:適用稅率5%的所得淨額,從54萬元以下放寬至56萬元等整體上調
叮嚀1►申報跟繳稅是兩回事
另外,財政部特別叮嚀,綜所稅申報跟繳稅是兩回事。即便免繳稅,但由公式可知還要減除「扣繳稅額及可抵減稅額」,若為負數可退稅,但要依法申報才能退稅;如未申報,核課期間也會從5年延長至7年。因此,不管要不要繳(退)稅,建議都要申報比較好。
叮嚀2►數學差?網路申報就好
國稅局會就蒐集而來的所得及扣除額等資料幫大家試算,登入網路申報系統就能下載自己的報稅資料,依系統指示操作,不只自動試算最有利的申報結果,如需繳稅最後也會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