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骨頭痠痛以為關節炎 急性血癌悄報到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6日電
1名30多歲上班族最近常骨頭痠痛,本以為是關節炎,抽血檢查發現異常,才揪出竟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提醒,其他常見症狀如容易累、反覆發燒、莫名瘀青,持續逾2週快就醫。
 
上班族骨頭痠痛以為關節炎,急性血癌悄報到。圖/Freepik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成人最常見血癌,台灣每年約增900至950人罹病,病情惡化快速,延遲治療恐引起嚴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發症,是惡名昭彰的癌症之一。常見症狀為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未碰撞卻瘀青出血、骨骼疼痛,容易被誤認貧血、感冒等,延誤就醫。
 
雖然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65歲以上老年族群,但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今天透過新聞稿提醒,臨床經驗是年輕、中壯年都可能會遇到。由於這些常見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民眾錯過就醫時機,如出現前述4大症狀應提高警覺,持續超過2週就應該快就醫檢查。
 
例如1名30多歲女性上班族,最近常會覺得骨頭痠痛,原本以為是關節炎,就醫卻不見好轉。收治這名個案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指出,個案因抽血檢查發現血液異常,輾轉至高醫就診後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頭疼痛是因為癌細胞於骨髓內增生所致。
 
蕭惠樺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有多種創新治療藥物,進入精準治療時代,除了年紀較輕、身體條件相對較佳的中壯齡病患有機會透過治療延長存活期,對於可幫助年長者以及年輕但是有嚴重共病的病友,同樣能將平均存活期從3個月延長到12個月,甚至是更長時間。
 
除前述4大症狀外,蕭惠樺也遇過病人出現胃口不佳、體重下降;或是出現血尿、血便,誤以為是泌尿道發炎、胃腸發炎或惡性腫瘤等疾病。
 
馮盈勳強調,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尚未有特定致癌因子,只要有疑似症狀就盡快就醫,避免病情惡化、導致器官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