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 中信銀發布樂齡白皮書揭3隱憂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30日電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勞動力負擔與財務缺口問題逐步浮現。中信銀今天發布2025家庭理財暨樂齡金融白皮書(樂齡金融白皮書),揭開民眾財務層面長期準備不足、多數家庭照顧與財務分工過於集中單一照顧者,以及晚年生活挑戰增加等3大難題。
 
 
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20%。中信銀行委託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調查,今天共同發布金融白皮書,樂齡金融白皮書共回收逾千份問卷,針對35歲以上年齡層的家庭角色客群進行深度訪談。
 
根據衛福部2023年統計,國人平均壽命80.2歲,但健康壽命僅為72.4歲,顯示台灣人平均約8年處於「不健康生存」狀態,長壽雖是人口發展趨勢,卻伴隨龐大醫療支出與照護需求。
 
中信銀行指出,樂齡金融白皮書歸納3大隱憂。首先,許多家庭日常開銷與消費負擔雖已具備短期財務應對能力,但在退休準備、資產配置與傳承規劃等中長期布局卻相對不足;其次是多數家庭中,照顧責任常落於單一成員,5成照顧者指出「同時兼顧工作與照顧」是最大壓力來源。
 
第3,隨著世代轉變,晚年生活挑戰逐漸浮現,家庭照顧面臨轉型,長輩更需要自我準備與社會支持,如何建立長期照顧體系與資源串聯,成為減輕家庭負擔、確保晚年生活品質的關鍵。
 
面臨「照顧者愈來愈少、被照顧者愈來愈多」結構性難題,中信銀建議,個人可以多存老本,建構穩定且永續的被動金流,以支應退休開銷;另外也可以提前準備健康與照護基金,透過長照險及健康險等方式有效轉嫁風險,以及透過安養信託與專業機構管理資產,建立長期防護機制。
 
為推動國人建立長期投資與理財觀念,金管會參考國際制度,責成集保結算所建置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帳戶)制度及TISA帳戶查詢平台,在6月底正式啟動。
 
中信銀今天也宣布開辦TISA基金業務,建議可透過具專家嚴選、免手續費、低申購門檻及低經理費特色的TISA基金提早展開退休與傳承規劃,在中信銀行網路銀行、中國信託行動銀行APP申購,定期定額分散風險,建立長期投資習慣,中信銀行更加碼終身免收信託管理費,協助民眾面對超高齡社會的財務挑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