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非經濟火車頭 央行:經濟成長貢獻不如製造業
中央銀行18日舉行理監事會,決議利率連6凍,房市管制不鬆綁,強調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並非好事。央行所提供的資料也揭示,房地產並非經濟火車頭,營建工程業、不動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小,受僱員工人數比重也低。

過往談論房地產時,常聽聞「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是指從產業關聯的角度看來,營建工程業產值具有規模、「向後關聯係數」也高,具有帶動相關產業的效果,因而被稱作「火車頭」。
但此論述近年來屢受挑戰,前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就曾撰文討論此事。他認為,房地產市場興盛固然有正面效果,但不能忽略房價持續上漲與房地產相關產業興盛,對實質經濟可能帶來的負面作用。
央行總裁楊金龍18日記者會上強調,「房地產風險還沒解決」,央行提供的參考資料,也特別以專欄探討「房地產產業是否為驅動經濟成長之主力」,並給予否定看法。
央行專欄指出,營建工程業、不動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小,受僱員工人數比重也低。
從數據來看,2024年營建工程業與不動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皆不高,分別為0.07與0.06個百分點,遠低於製造業的2.68個百分點。
此外,營建工程業與不動產業受僱員工人數占工業與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的比重分別為5.85%與1.6%,比重並不高,低於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住宿及餐飲業等。
央行補充,營建工程投資中,非住宅房屋(用於生產活動,如廠房)與其他營建工程(如基礎建設)合計的比重較大,而住宅房屋比重相對較小。
楊金龍昨天清楚表達央行立場,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從去年6月底的高點37.61%,緩降至今年8月底的36.71%,集中度下降緩慢,因此房市管制需要持續,而且會密切注意新青安排除銀行法第72之2後,是否導致房市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