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指拚演唱會致世運主場館虧錢 高市府:創觀光產值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20日電
高雄近年主打演唱會經濟,吸引巨星開唱;但高市審計處最新報告指出,世運主場館112至113年舉辦18場演唱會,僅收取975萬費用,收支嚴重失衡。市府說,活動締造數十億觀光產值。
 
高雄世運主場館。圖/高雄文化局
 
高市府透過文字說明,感謝審計處提醒並點出帳面收益,雖然市府在世運主場館僅收取975萬元租金及權利金,卻實際締造了數10億元觀光經濟產值。
 
根據審計處報告,高市府採取「免收場地使用費及門票收入費」策略吸引國內外表演團體,文化局以「推動觀光產值、增加高雄能見度、提升國際友好與城市形象,總體效益大於3%門票收入」為由簽准同意,並函轉運動發展局免收場地及設施(備)使用費、門票收入等,導致場館營運收支嚴重失衡。
 
審計處表示,世運主場館作為全球首座具開口設計的體育場,獲得國際田徑總會及國際足球總會雙重認證,2009年1月完工至今已逾15年;去年度相關設施維護費用高達4344萬餘元,保養維護費用逐年攀升,但112年至113年演唱會的場地租金及權利金等收入僅975萬餘元,場館收入卻嚴重不足,營運收支嚴重失衡。
 
高市府以112年演唱會活動為例表示,相關演唱會活動吸引139萬人次,創造約45億元產值;113年更達到157場次,觀演人次突破171萬,產值達57億餘元。
 
高市府強調,近年各國爭取國際級巨星、天團舉辦演唱會活動,已經是城市競爭力展現的焦點,高市府以少量行政成本,陸續吸引了歐美、亞洲等巨星天團前來開唱,包括Coldplay、Ed Sheeran、BlackPink、Twice、Bruno Mars、ONEOKROCK等,帶動締造數10億元城市商機。
 
市府提及,與台灣鄰近的新加坡也是以演唱會經濟聞名,新加坡也是採取相同策略,甚至以國家力量花錢補貼來爭取天團開唱演出,創造的城市經濟綜效有目共睹,所以將演唱會經濟綜效擴及市民經濟,讓在地商家、產業雨露均霑,這些龐大效益應一併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