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批公車常急煞釀民怨 北市公運處要求落實SOP
議員近期常接獲民眾投訴公車急煞導致跌倒,認為此狀況常釀民怨,且市府未精進相關作為。台北市公運處今天表示,將與公車業者加強駕駛教育訓練且要求落實各項SOP。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詹為元透過資料表示,民眾近期反映搭公車時,才上車未站穩,司機就猛踩油門,導致未站妥摔倒,認為非個案是常態,更是結構性問題。
他說,北市近5年公車乘客摔傷通報案每年有約200件,如2021年205件、2022年182件、2023年240件、去年200件,今年至5月已累積95件。
詹為元表示,檢視民眾對公車急煞、急停的投訴案數量,近3年1313件,平均每年約437件,等於每天有1到2件是乘客反映公車猛起步及急煞停狀況,已釀民怨。
他說,造成此狀況是公車司機人力長年不足進而排班緊湊,司機為趕時刻及爭取休息時間,還要在指定時間完成表定工作,只能猛踩油門、急煞車。每天發生1至2件,影響是多數乘客安全,要求市府檢討,別只會做表面制度,卻未解決實際問題。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回應,為改善缺駕駛長狀況,會協助公車業者積極招募人力,並透過大數據檢討提升公車路線營運效率。
此外,公車新運價自1月20日起實施後,駕駛長也加薪新台幣8000元,期盼透過此政策減少現有駕駛流失,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公運處表示,會持續強化培訓駕駛長及改善休息環境,降低工作壓力。至於公車駕駛工時及班表合理化,除每月抽查,確保每天駕車不超過10小時,如超時就依規裁處。
公運處表示,行車安全仰賴駕駛行為,會與公車業者持續加強教育訓練,要求駕駛長落實各項標準作業程序(SOP),避免急煞車或猛加速,並規劃對駕駛長與幹部進行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