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缺工夾擊!企業加快AI化「9成恐被取代」 專家吐2字曝可能性
雖然疫後景氣復甦,只是少子化、高齡化衝擊勞動市場,各行各業是否仍持續面臨人力吃緊狀況,加薪也無法解決缺工問題?處於人才招募困境,是否讓企業轉型人工智慧或自動化的生產與服務?對此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企業缺工潮現況與AI自動化計畫調查」,發現有九成勞工憂心工作被取代!

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有高達84.3%的企業坦言,目前屬於「缺工狀態」,比例略高於去年調查的82.7%!為了解決缺工問題,針對釋出的相關職缺,資方也表示,平均待遇「最高」願意再增加10%,幅度略高於去年調查的9.5%;這當中甚至有10.2%的公司透露,調薪上限可達「20%以上」!
在可複選狀況下,假如以「職務別」來看,前五大缺工人員依序為:「門市、外場、客服人員」占40.2%、「產線作業人員」占39%、「業務或銷售人員」占37.9%,以及「藍領技術型人員」占31.3%、「財務會計人員」占30.1%。且上班族也感同身受,自認目前任職企業有「人力吃緊」狀態的,比例達到55.3%,略高於去年調查的53.7%;其中77.8%認為,確實造成自己工作量的增加。
為此,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憂心表示,面對薪資上漲趨勢,無法避免資方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勞工自己;甚至可能無法解決缺工潮問題,改以自動化設備、機器人取代,或者增加現有編制內員工的工作量;加上少子化、高齡化時代來臨,企業將加快AI與無人化營運的腳步。因此根據調查,有高達91.1%的勞工透露,「會擔心」自己的工作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取代,比例略高於去年調查的89.6%。
不過,楊宗斌認為,人類工作並不會完全被取代,因為勝過機器的部分,在於「人性」這兩個字:像是關心、同理心、人際互動。比如說醫護工作,不是光靠治療儀器,「醫病關係」更需要靠溝通;還有社福照護工作,不僅僅是陪伴,銀髮族更需要來自內心的「噓寒問暖」;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因為需要查證與深度報導分析,透過「有溫度」的文字、影音力量來影響社會。
楊宗斌建議「網路Z世代」的上班族,畢竟AI技能已逐漸成為「職場顯學」,身為社會新鮮人在未來十年內,若不懂得「人機協作」的理論,以及不會使用AI軟體來處理公務,同時提高本身工作效率,恐怕將遭到其他更專業的人士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