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抗高溫演練 彭啓明:不久將見40度高溫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2日電
環境部今天進行首次抗高溫演練,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相信不久後都會區攝氏40度高溫就會出現,若等到氣溫達40度才開始準備,將相當艱困;未來希望針對38至40度的高溫設計不同情境,今年內安排下次的演練。
 
圖/5168實價2登錄比價王資料庫
 
環境部今天舉辦「114年抗高溫調適對策試辦演練」,根據中央氣象署高溫紅燈預警(氣溫達38度以上且持續3天以上)情境,各部會及地方政府逐一說明啟動調適措施。
 
彭啓明表示,今天是24節氣中的大暑,在節氣中代表天氣很炎熱;近幾年來,每年都是高溫新紀錄、已經是常態,應該積極面對。台灣以台北盆地最熱,有氣候、地形、全球暖化等原因;高溫像颱風一樣,要現在開始準備、演練,明年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機制就會正式啟動。
 
彭啓明提到,如地方政府安排灑水降溫的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灑、灑水的範圍,是否需要調派,都應該再考量;另外是否需要提醒家中有寵物的民眾,因為毛小孩走在高溫的馬路上也會受傷。
 
本次演練邀集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勞動部、衛福部、農業部、經濟部水利署、經濟部能源署、教育部、文化部、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住民族委員會等中央機關與台北市、 新北市政府代表共同參與。
 
與會的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表示,從日常的高溫事件推演到對策,就可以知道反應缺口,並從短期因應找長期對策;各部會要知道熱點在哪裡,平時就要準備,熱點可能是空間或對象,如有些縣市熱點會是農業、有些是長者等脆弱族群。
林子平提到,本次未提及戶外大型活動,如宗教、體育路跑、演唱會等,都可能是高溫潛勢族群。
 
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王玉純指出,希望下次針對複合性的災害提出因應,如高溫導致停電、停水後,醫療可能會受衝擊等;此外,都會地區的生態系統也應予以關注,如台北市動物園、各地公園等也有高溫傷害;部分地區堆置物可能會有火災,相關單位要特別注意。
 
彭啓明活動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目前高溫尚未納入災害防救法,希望內政部未來納入考量;今年可能就38、39度甚至40度的情境進行演練,每提升1度對醫療的嚴重性與影響會顯著提升,而許多戶外設備,如鐵軌、冷氣主機等損壞率也可能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