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冬病夏治」 推三伏貼改善鼻過敏慢性咳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7日電
夏日炎炎,中醫師今天表示,現在起到8月30日前,正是利用「三伏貼」進行「冬病夏治」最佳時機,可藉此提升免疫力、改善虛寒體質,有助改善秋冬常見的鼻過敏或慢性咳嗽。
 
中醫師表示,利用三伏貼進行冬病夏治,有助改善鼻過敏或慢性咳嗽。圖/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庫
 
根據衛生福利部民國108年統計,政府當年度在治療氣喘以及過敏引起的鼻炎,共花費健保約新台幣80億元。每月因過敏性疾病就醫人數平均約2萬人,同年,另一份資料顯示,台灣因過敏接受西醫診治人口約占總人口15%,可見過敏性疾病是國人需要關心的重要健康議題。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任張晉賢今天在衛教記者會表示,冬季是「陰氣最盛」之時,陽氣潛藏,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被寒邪侵犯;夏季是「陽氣最盛」之時,人體氣血運行旺盛,經絡通暢,是調理體質、驅除寒邪的最佳時間。
 
張晉賢說,在中醫理論中,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自然界陽氣充沛,順應自然進行治療,可達助陽祛寒、扶正固本之效。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念,於一年中陽氣最旺的三伏天,將辛溫藥材(如白芥子、細辛、延胡索)製成藥餅,貼敷於特定穴位,可讓藥效如儲熱的太陽能板,將夏季能量儲存體內,冬季釋放並發揮療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副院長邱榮鵬說,台灣位處海島,冬季氣候潮濕寒冷,寒氣容易侵襲體表,導致風寒阻礙肺臟機能,產生鼻塞、流鼻水、氣管緊縮等氣喘症狀。研究則證實,三伏貼透過調節發炎因子改善氣喘患者呼吸功能,平均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上升13%、氣喘惡化風險下降60%,更下降40到50%復發率,提升生活品質及身心狀態。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張絜閔表示,今年三伏天時間分別為7月20日(初伏)、7月30日(中伏)與8月9日(末伏),建議患者可以在7月到8月這段期間,每隔7至10日進行1次敷貼,1年敷貼3次,連續3年效果最為完整,且臨床上約有8成病人可以獲得症狀改善。
 
張絜閔提醒,三伏貼並非人人適合,較適合過敏及虛寒體質者,年齡2到3歲以上能配合敷貼者。建議民眾諮詢合格中醫師,由專業判斷是否適合自身體質與病況後接受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