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下去就對了!買房議價「這縣市」殺很大 他觀察到這現象...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Vicky
高房價買房大不易,又正值房市冷靜期,讓不少原本打算購屋的族群態度轉向觀望,又或是期待有更大的議價空間可以趁機撿便宜一波。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觀察七都房價議價表現,雙北議價幅度最小,平均僅約1成,而高雄市議價率最高,換算過後約至少「打8折」才能增加購屋族成交意願。
 
正值房市冷靜期,讓不少原本打算購屋的族群態度轉向觀望。示意圖/Freepik
 
根據實價登錄資料揭露,雙北市議價幅度最小,平均僅約1成,特別是台北市,議價空間甚至較去年收斂,顯示核心區段仍具保值優勢。至於新竹、台中、高雄議價率則突破2成,其中又以高雄市議價率最高,今年1月到4月成屋單坪平均開價32.8萬元,成交價25.5萬元,議價幅度達22.3%,較去年增加超過7%。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由於近年營建業工料雙漲導致高營造成本問題未解,目前對多數開發商來說,高營造成本、缺工嚴峻是最大經營困境,而非房價;而當前買方期待降價而掀起觀望氛圍,是否能等來建商讓價,只能說在現階段買賣雙方對房價拉鋸的戰況中,就看誰對價格先讓步了。另外,也可以觀察到,近期新建案促銷變多,包括低首付、工程零付款、送家電或家具,零星業者更出現送裝潢等優惠不斷釋出,都是為了刺激買氣。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近期交易量明顯趨冷,房市漸往買方市場傾斜,在市場寒冬之下,成交委託天數上揚,但本身同樣具有親民房價優勢,議價空間自然拉大。不過,當前能順利成交物件,多為擁有地段、機能以及價格優勢的良好物件,這類物件就是剛性買方所需,以致相關區域出現成交委託天數下滑但殺價空間上揚情況。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表示,這半年來即使有購屋需求的人,也想等房價下跌再進場,加上限貸令的緊箍咒,也壓抑買方意願,出手更加謹慎。提醒此刻要進場的自住客「切忌急著做決定」,應釐清自身需求、審慎選屋,多看不同建案、比較不同物件,並注意建商評價與建商的履約保障,留意區域內是否有嫌惡設施,或是未來發展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