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台灣買房6成靠爸族 專家試算最理想「房貸vs.總收入占比」
日前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臉書「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分享,美國首購族的頭期款來源,69%是靠自己的儲蓄,只有7%首購族的頭期款來自於繼承所得。但反觀台灣的現象,房價高漲的年代,買房大不易,無奈「靠爸族」也只會越來越多!

何世昌表示,美國買房靠爸靠媽族的比例不升反降令人意外,他指出,全美不動產經紀人協會(Nar)分析,美國首購族的頭期款來源,69%是靠自己的儲蓄,25%來自於親朋好友的資助,21%藉由出售金融資產來取得自備款,只有7%首購族的頭期款來自於繼承所得。
而其中關鍵因素是首購族平均年齡已上升到38歲、創下歷史新高,這個年紀人士若接受家族資金幫助,可能讓人觀感不佳,導致接受家人資金奧援的比例下滑。何世昌進一步表示,2024年出售金融資產來取得購屋自備款的首購族比例雖然較2023年減少,但長線來看,其比例持續上升;從1997年到2002年,只有8%~11%,2024年已達到21%。有趣的是,受到加密貨幣發展的影響,現在有更多首購族出售加密貨幣來套現買房。
但反觀台灣,處於高房價的時代,不靠爸的話,買房恐怕有點難,根據最新統計,台灣30歲以下首購族中,高達6成需要父母金援。以總價1000萬元房屋為例,自備款300萬元中,約100萬元來自父母。這不僅顯示台灣長期處於高房價的悲哀也反映出年輕世代的無奈。
「賣厝阿明」也曾表示,6成年輕人購屋靠父母,這現象反映兩大現實,其一,房價所得比失衡,以月薪5萬元來說,每月房貸卻占收入將近8成,光靠自己根本「扛不動」。其二是世代財富落差,6年級生(45~54歲)歷經經濟起飛期,多數有房產累積;8年級生(25~34歲)面臨高房價與低薪,被迫「靠爸」成常態。
理財專家林奇芬曾指出,買房前評估貸款能力需要非常謹慎,否則就會發生被房貸綁住大半輩子的狀況,生活品質還會非常差。一般建議每月房貸支出最好不超過家庭總收入30%、40%,才不至於給自己帶來過重的財務壓力,讓生活過度擠壓,同時也預防房貸利率上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