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頭、倒店、爛尾… 他預言下半年房市「慘事不只這些」
央行第七波限貸令已執行3個季度,雖然使得房價高檔降溫,但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這波政策沒教訓到投資客,卻教訓到政策頒布前的已購戶。他預言下半年房市將出現「9大慘烈現象」。

1.交屋斷頭
由於限貸「溯及既往」,在政策頒布前的已購戶,尤其預售屋市場的購屋民眾必須受第七波限貸的約束,貸款無門,下半年大量交屋潮將面臨解約、斷頭、糾紛四起的困境。
2.換屋哀嚎
政府對高價與豪宅定義完全脫離市場現況,房價愈來愈高,高價定義門檻卻愈訂愈低,台北市民眾要買一間新房50坪,就會被定義為6千萬高價與7千萬豪宅,貸款只能3成,連首購換屋族都遭殃。
3.自住客受傷
限貸受傷影響最大的是自住客、首購族以及換屋族,貸款難度提高,購屋門檻變高,自備款增加,反而更難入市,而換屋市場更是交易冷清,等同政府間接壓制人民換屋的需求。
4.金融業務扭曲與放款風險
銀行為搶市占採用變通放貸方案,實際房貸成數被掩蓋,部分貸款人在資金不足或景氣反轉時,恐面臨還款困難,形成銀行呆帳風險。
5.建商資金斷鏈,爛尾樓風險增加
目前大小建商面臨限貸資金斷鏈問題嚴重,各地已經有零星爛尾樓出現,一旦數量持續增加,下半年發生骨牌效應的風險就會大增。
6.房仲產業變「慘」業
依賴市場交易量為生的房仲業,在上半年房市交易量急縮26.7%情況下,大量轉業潮與失業潮,甚至已到了頂店潮,下半年若交易量不回升,就會進入倒店潮。
7.首購成本墊高,購屋更困難
由於高房價結構失真,造成搶購低房價風潮:高價門檻過低,搗亂市場秩序,投資自住都轉向低總價市場,導致坪數小產品,地區房價炒高,首購宅成本墊高,購屋更困難,嚴重扭曲市場。
8.假借名義,轉彎規避
部分建商與代銷被迫採取「轉彎」手法規避,假借「法人名義」規避自然人限貸成數,改成「一戶多戶合購」契約,亂象叢生。
9.房市交易不正常
為避開限貸規定,人頭購屋盛行,平轉、短期轉售案件增加,形成市場價格虛高,甚至助長投機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