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關稅衝擊 中美洲2025年經濟成長恐創疫情後新低
根據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經濟委員會(CEPAL)統計,受到美國課徵關稅的影響,中美洲國家和多明尼加共和國在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預計平均僅為3.5%,創下2019年新冠疫情以來的最低水準。

CEPAL發表最新的中美洲經濟報告,其中指出2024年中美洲地區國民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為3.9%,低於2023年的4.2%,顯示經濟出現小幅放緩。而放緩趨勢預計將延續至2025年,導致經濟成長率更將降至3.5%,是2019年以來從未出現過的低點。2019年正值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經濟遭遇重大危機,更出現供應鏈中斷以及快速通貨膨脹等衝擊。
報告中也強調,2025年經濟成長跌至新低,主要是因為美國關稅措施的衝擊,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上升;這不只直接影響出口,也導致全球供應鏈與貿易互動重新調整。
儘管2025年呈現經濟減緩,但CEPAL仍強調,中美洲國家的表現優於整體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加勒比海國家除了多明尼加共和國外,2025年的預估經濟成長率只有2%。
多明尼加自從加入中美洲統合體(SICA)以來,便被納入中美洲區域統計,並與中美洲國家共享貿易協定與招商政策,預計2025年經濟成長達到4.5%。
中美洲統合體(SICA)也是台灣參與中美洲區域合作最重要的外交據點。台灣自1992年起與SICA合作,在2002年成為正式觀察員,迄今已和SICA共同推動超過120項合作計畫,並強化台灣和中美洲區域國家的合作發展。
不過,CEPAL也提出警告,儘管中美洲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成長率連續兩年達到11%,
2024年總額高達178億美元,但主要來自於美國的海外移民家庭匯款,佔該區域國家國民生產毛額GDP比重相當高;如果美國收緊移民政策、加強保護主義,或實施對匯款課稅等新措施,將可能導致中長期內的匯款流入放緩,甚至下降,進而衝擊該區域國家的家庭收入以及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