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府編8億改造市民廣場 都審要求修改後送審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3日電
北市府以8億餘元改造市民廣場,將封市府路等路段,都審會今天專案討論此案,委員提出大型兒童遊戲場應改大草原等建議,要求修改再送案討論,後續若通過,市府估2026年中動工。
 
北市府編8億改造市民廣場。圖/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上午召開「台北市市民廣場整建工程」專案會議。資料顯示,市民廣場從1995年設置至今近30年,廣場內景觀設施如水景、舞台、廊道老舊並導致整體空間零碎,加上新仁愛路把廣場切割成南、北側及市府大樓前的市府路,也影響大型活動舉辦及行人動線。
 
資料提及市府去年規劃改造市民廣場,經多次府級會議討論,最終規劃連同市府大樓西側近市府路前基地一併處理,並定位為大型活動廣場且將設置大型兒童遊戲場,並縫合南北廣場,及新仁愛路與市府路。
 
市府針對市民廣場改造編列新台幣8.2億餘元預算,分別為市民廣場5億餘元、附近道路改善1.8億餘元、市政大樓西側基地1.3億餘元。
 
北市都審今天以專案會議審議,多數委員認為規劃兒童遊戲場設計太過於人工化且僵化,國外大型廣場都結合自然場域,建議改設成大型草原並設噴水設施,且大型兒童遊戲場也造成視覺障礙。
 
委員指出,市民廣場中心規劃不規則幾何造型,加上道路鋪面,難親近民眾認同且沒有北市文化感受,認為應設置可分辨中心位置的圖案或增加如六本木知名地標「大蜘蛛」的大型公共藝術品。
 
委員說,南北廣場將融合成為大型廣場,應選擇種植具台灣特色的樹木,雖申設單位規劃許多綠化範圍,但因中央廣場占地較大,應透過增加綠化達到區域降溫。
 
委員表示,支持市府修改後設計圖,但若新仁愛路、市府路將封閉,如有外賓或高官到北市參訪,車輛應可直接從廣場中間駛入。其他委員則說,市府廣場改造完成後,因讓外賓了解特別性,外賓車輛可停放於松智路的市府門口以步行進入市府感受市民廣場改造後的氛圍。
 
都委會主席、北市都市發展局長簡瑟芳最後裁示,申設單位應依委員建議調整後再把此案送都審會大會討論。
 
列席公園處官員事後接受聯訪說,2週後會把修正資料送進都審會,後續若順利通過,估明年6、7月先拆除南北廣場的地面設施,封閉市府路規劃明年底至2027年1月間、完工可能落在20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