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累累!「雙貸族」攀新高 他揪「1關鍵」:恐出現解約斷頭潮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2025年1月全台同時擁有房貸與信貸的「雙貸族」人數來到39萬人,創歷史新高。然而,面對川普「對等關稅」引爆的股災,不少民眾短期內的資金需求大增,對於雙貸族來說,猶如雪上加霜。

據統計,2025年1月平均房貸金額達到612.2萬元,平均信貸金額也上升至110.2萬元,兩者均刷新紀錄。對比十年前(2015年),雙貸族人數增加了將近11萬人,平均房貸成長幅度超過73%,顯示出房價高漲下民眾對資金的需求明顯增加。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指出,許多雙貸族正處於房貸寬限期,期間僅需償還利息。然而,當寬限期結束,本金攤還壓力上升,若再遇上經濟景氣反轉或投資失利,極可能出現資金缺口,增加個人財務風險。她提醒,在當前房市與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應避免過度槓桿操作,保守投資較為穩健。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也呼籲,應仔細觀察逾放比的走向,把握銀行借貸間的資金準備充裕性,否則逾放比波動可能加大。他分析,近期不少新興重劃區新案開工,若未來三到五年房市未見大幅回溫,進入交屋高峰期時,可能面臨房貸滿水位危機,對金融體系構成潛在風險。屆時若房市狀況沒有改善,加上政策面抑制措施及銀行放款謹慎,可能出現解約潮,甚至斷頭風險。
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表示,近期房市交易量明顯萎縮,房貸條件也比以往更加嚴格,民眾購屋壓力大增。雖然台灣違約率極低,但還是要留意未來這些交屋狀況以及還款情形,對於自住剛性需求者,還是要小心評估個人購屋能力及還款能力,一旦與建商簽立契約後,除了例外條款外已經沒有過去可隨便換約的迴旋空間了,簽約之前一定要三思,避免誤判情勢,讓自己陷入債務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