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冷到啥時?房市3稅續跌 這些數據看清一切…
財政部最新統計,4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總計43.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6%,顯示房市交易量持續降溫、稅收當然跟著下滑。

統計顯示,今年4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43.8億元,年減16%,新北市稅收8.8億元,年減14%,台中市8.7億元,年減6%,高雄市6.1億元,年減14%,桃園市4.7億元,年減26%,台北市4.6億元年減27%,台南市3.1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
另外,除了房地合一稅,另兩個與房地產交易相關的土增稅、契稅皆呈雙位數負成長。土增稅4月實徵54億元,年減28.3%,是2023年5月以來最大減幅。從縣市別觀察,多數縣市都呈年減,以新北、台北及桃園減少較多,主要是房地交易量減少,六都僅台南土增稅微幅增加,主因百萬以上大額案件較去年增加,所以抵銷減幅出現年增0.2%。
契稅4月實徵12億元,年減4億元、寫歷年同月新低,減幅27.1%;累計前四月實徵淨額49億元,年減16.8%。又以新北、台南及高雄減少較多。財政部分析,主因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貸資金緊縮,加上近期股匯市震盪間接影響民眾購屋意願,房市轉淡,影響相關稅收。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指出,主要原因除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持續發酵,近期不動產市場也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的衝擊,股匯市震盪影響民眾購屋意願與信心,導致房市買氣轉淡,加上比較基期處於相對高檔,所以4月、前4月房地相關稅收年減幅較大。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提醒,房地合一稅有三種情況可望免稅,首先是賠售;再者是設籍自住滿6年,可享400萬元免稅額;另為因房價上漲,長期持有者轉售獲利,有機會超過400萬元免稅額,因此近兩年免稅案件占比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