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搬了!租屋族必看的「避雷祕笈」 搞定所有大小事
租屋跟買屋最大的不同,在於如果事後租到不滿意的房子或住不習慣,可以隨時想搬就搬,不過,你可想過,如果常常租屋踩雷,動不動就被迫搬家,光打包行李和物品歸位也是很令人頭疼。為此,崔媽媽基金會傳授幾招租屋指南,讓你一次搞定租屋大小事!

崔媽媽基金會表示,租屋在慎選房子上很重要,原因是一旦入住後想換房,搬遷成本也不低,其中包含金錢、時間與精力。因此,想要穩定的生活,必包含兩大因素,包括租金必須在合理預算內,這樣才能穩定繳租,且地點要便利,唯有鄰近日常生活圈,才能安心生活。
到底所謂租金合理預算是多少?崔媽媽基金會表示,依照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需要先估計可負擔的範圍,首先列出每月收入與必要支出,租金建議不超過月收入的三分之一。且初期一次性費用也須備好,例如搬家費用,含搬運費或家具、家電購入費;其次還有押金與租金,一般為「二押一租」,等於三個月租金的支出。
另外,崔媽媽基金會提醒,雖然與同學、朋友合租整層住家,可以節省租金,不過也要留意風險,例如朋友需要提前退租、找不到新室友的空窗期等。因此建議合租時每人都應與房東分別簽約,避免糾紛全由代表人承擔。另外,不少人會因政府租金補貼政策而買租屋預算稍微拉高,不過,崔媽媽說,租金補貼申請需經過審核,並非只要租屋就一定能享有;同時,租補審核通過後的發放時間,不一定能完整配合繳租日期。所以即使要提高預算,也應以可以負擔的範圍為主。不要把補助當作必然資源。
至於租屋如何找到滿意的「生活圈」,崔媽媽表示,要善用Google地圖找到自己的生活座標,確認最常前往的地點(如學校、工作地點),且根據你的通勤方式(如機車、公車、捷運)規劃交通動線找出適合的生活圈位置。
另外,要懂得善用租屋網站,因為可以幫忙篩選地區、價格與條件,搭配生活圈地圖使用,有助於掌握行情與範圍。最後,崔媽媽提醒,租屋詐騙層出不窮,無論以任何管道找屋,都可能遇上詐騙份子,因此要格外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