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有雷!揭祕預售屋4大陷阱 沒看清千萬別簽約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花編
預售屋因在交易流程當中充滿各種不確定性,暗藏諸多的陷阱與風險,也因此容易造成事後交易糾紛。2025年全台預售可能交屋量高達10萬6,924件,專家建議潛在交屋者須提前審視自身財務規劃,才能有效避免交屋違約風險。
 
行政院消保處近期公布「2024年度第2次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查核」結果,發現部分建商在預售屋契約中出現違規情況。因此特別提醒消費者在簽訂預售屋契約前,務必留意隱藏的危機。
 
行政院消保處近期公布「2024年度第2次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查核」結果。示意圖/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資料庫
 
消保處查核,除將全國(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除外)50建案列為「基本查核件數」外,另將113年5月至8月全國銷售戶數排名前10名之建案列為「額外增查件數」,共計查核60建案。每個建案均查核「契約審閱期」、「房地標示及停車位規格」、「驗收」及「通知交屋期限」等15項目,其中11個建案的契約內容不符合規定,整體不合格率介於1.7%至4.7%之間。
 
消保處進一步指出,對於契約內容不合規定之建商,行政院消保處已請內政部地政司督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地政局依平均地權條例第81條之2第5項規定裁處完竣在案,本次查核共計裁處新臺幣234萬元。
 
違規4大地雷
 
違反「契約審閱期」
建商因「計算方式錯誤」,導致契約審閱期有不足5日之情形。
 
違反「房地標示及停車位規格」
建商於契約中未記載「停車空間面積占共有部分總面積之比例」;未記載停車位「高度」;停車位長、寬、高計算方式錯誤。
 
違反「驗收」規定
建商於契約中所記載之交屋保留款數額有低於「房地總價5%」之情形;或將交屋保留款納入「銀行貸款中」,實質降低消費者對於瑕疵修繕之保障。
 
違反「通知交屋期限」規定
建商未履行「交屋前完成瑕疵修繕之義務」,要求消費者接收有瑕疵之房屋。
 
行政院消保處提醒消費者,簽約前做到下列步驟,以保障自身權益,記得至實價登錄網站確認建案契約備查狀況。逐點核對契約內容是否與「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相符,以及倘遇契約內容不合規定之建案,應拒絕簽約,並可向主管機關檢舉。